(以下文字转自newsquan.cn)
文/苏湘迅
视频网站为什么不赚钱?用户如三峡水库那么大流量,互联网巨头们是如何“自产自销”的?谁又可能是下一个互联网霸主?这些都成为日前比特网组织的第三期博客沙龙上的话题,与会代表纷纷议论,谁有可能是下一个业界老大……
百度和谷歌
通过搜索为天空软件“垄断”流量,为避免流量流出自家腰包,曾经和天极下载上演“盗链”争夺战,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音乐、百度视频都先后通过百度搜索“蹭”流量,当然,这些都是没有版权的,百度还试图通过收购hao123.com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百度的有啊曾经气的淘宝关闭了搜索,搜狐博客也曾经“闭关自守”,但最终还是对百度解锁,与会的嘉宾也认为淘宝还有可能像搜狐一样,不再对百度爬虫关上大门。事实再次证明,百度所带来的流量非常强大。而百度中文社区贴吧近乎成了百度的铺面,垄断式的中文社区,为百度积攒了大量用户,创造了又一个“三峡水库”,百度也试图通过有啊来分食电子商务的蛋糕……
谷歌的业务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收购265.com,收购天涯来对抗百度贴吧,不过由于帐号的问题,google的用户ID和天涯的ID没有打通,这个使得谷歌中国给天涯社区带来的流量不如百度搜索带给百度社区的流量。
门户的游戏用户流向
如果说百度和谷歌通过搜索来囤积用户,通过游戏来引导“三峡水库”流向则是门户的一大特色,比如腾讯,网易,搜狐。最典型的要数当初的第九城市虚拟社区,成功运营魔兽世界,和九城的大量用户是分不开的,拥有九城ID就拥有游戏帐号,这在腾讯、网易等游戏中,已经成了重要特色。
SNS、博客、视频不赚钱
博客在中国的地位还不如美国显著,博客潮已尽褪色,但在中国用博客已经像用QQ一样,但为什么运营博客的不赚钱,SNS到现在也很火,但SNS的盈利点也很模糊。视频网站流量非常大,为什么视频网站不赚钱?这些问题也在与会嘉宾中展开了讨论,产品单一大约是博客、视频网站或是留不住用户的重要原因之一,视频网站如何赚钱依然是难题.
门户网站的视频网站相对风光些,是因为门户网站的产品多。如同顾客去饭店吃饭,博客、视频或许是顾客用餐的主食,但有的用户或许还需要点菜、啤酒、饮料,而这些是目前博客网站、视频网站所欠缺的,相反,门户网站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你点什么菜,有什么菜,起码有两三道菜是用户所喜欢的,比如网易邮箱、腾讯就比新浪邮箱、搜狐邮箱提供的服务好,起码不任意删除用户邮件内容,那同样,网易邮箱现在有收费的,还有投放广告的,比如淘宝、英孚教育、智联招聘、雪佛龙……
互联网巨头“自产自销”争霸进行时
著名IT博客米晓斌从内容角度谈了巨头如何成为业界老大;著名IT博客王英雄从流量角度,从商业模式角度谈了自己对巨头自产自销的看法。
虽然视频网站流量大,但由于缺乏影响力,产品单一,虽然国外有视频网站HULU在在线视频中插入广告,但现在刚好金融危机的冬天,广告主对视频广告投放不太看好,所以视频网站过冬还成问题。
当蜂涌而至的用户如同三峡水库那么强大,除了发电,旅游之外,巨头们如何让三峡水库的“水”周而复始,循环呢?这就要求巨头们在产品方面设计好的产品,来吸引用户,使得产品成为品牌的同时,有用户沉淀下来,当然最终的目的是创造利润。
与会嘉宾认为电子商务也可能成为互联网创造利润的重要价值点。
腾讯可能是下一个霸主
搜索网站曾经把门户网站甩在后面,从2008年的财报基本可以看出一些痕迹,但未来小企鹅有可能超越搜索网站,前一阶段的数据表明,腾讯QQ空间的使用数量已经超过2亿,一跃坐上SNS的头把交椅。
腾讯从即时聊天,到QQ秀,到QQ会员,到QQ游戏,到腾讯浏览器,到SOSO,到QQ的时尚门户,无不是通过围绕QQ用户展开的,我们的生活除了有手机外,或许还不能没有QQ……
转载请联系:
MSN:js20081#hotmail.com
QQ:355598289
Email:jssxx#163.com
(请将#换成@)
(以下文字转自newsquan.cn)
文/苏湘迅
最近坊间传闻瑞星和微点之间的事情,江民也好像受了委屈,具体由来,因为时日已久,也不能各大五十大板,我要说的是,有很多东西需要等法院下个结论。
北京海淀检察院还总干些吊儿郎当的事情,最典型的是女大学生投诉华硕主板事件,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索要500万?按照华硕公司的年产值计算,放在国际范围内,是不是很正常?难道华硕一点错也没有?还是因为华硕自己很强势?
说说王志东离开新浪VS不守行规的刘旭
刘旭在瑞星的日子,是涉足了杀毒安全领域,就像当初王志东做门户一样,如果王志东当初也像刘旭一样,自立门户,再造“新浪”的话,不是没有可能,但王志东不能,也不可以,但偏偏有人不守行业规定,这个人就是刘旭。
瑞星对微点,却是相当长时间的克制,行业竞争机制,对于有人抢你碗中的饭,你是什么滋味?微点到底有没有错呢?
思科、维珍、巨人网络的经验或许值得“创业”参考
思科具体的做法是,如果公司里有人愿意自己创业,公司又觉得他们做的东西是好东西,就让他们留在公司内部创业而不要到外面去折腾,而思科会作为投资者而不再是管理者 来对待这些创业的人。一旦这些小公司成功了,思科有优先权把它们买回来,思科的地盘就得到扩大。而这些独立的小公司的创办者和员工,又可以得到很高的回报。这样本来想离开思科出去创业的人也就不用麻烦了,接着上自己的班,只是名义上换了一家公司。当然,如果这些小公司没办好关门了,那么思科除了赔上一些风险投资的钱,没有额外的负担。
这种做法不仅调动了各种员工尤其是早期员工的积极性,也避免这些员工将来成为自己的对手或者加入对手的阵营。据说维珍也在这么做,史玉柱也在大力推广这个做法。
从这个角度看,即便刘旭创业了,瑞星也可以有优先权买下来。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企业机密,都这样来创业的话,意味着什么?反过来说,最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应当是刘旭,而不是瑞星遭受谴责,简单说,因为刘旭做的行业,和以前服务的公司有区别吗?还拿来申请专利?这样的话,违反保密相关,是不是也应当受到惩处?
创新VS竞业
我们鼓励创新,但不是飞行员式的创新,飞行员和航空公司之间的官司是赔偿,但刘旭是熟悉整个安全领域杀毒相关。
作为企业高层,离职后几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以避免破坏行业秩序,这个刘旭应该清楚吧?如果这个也能鼓吹为创新?是不是应该在五年或十年后?换句话说,王志东再涉足门户的话,应该是几年时间?但现在门户也有十年了,王志东一直没有去和新浪竞争主业务。
所以现在来看刘旭所在公司的创新,是很可笑的事情,不过神州数码好像是从联想分离出来的,但联想还持有大量股票呢。国美黄光裕在接受法律的质询中,法官或许要黄光裕承担一些该承担的责任,但国美没有垮掉,同样,即便瑞星内部有人要承担法律责任,也未必瑞星这个品牌就会垮掉!我们要向奥巴马学习,首先支持买国货!或许不失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之一。
谢绝未经授权的转载,转载请署名!
转载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取得授权!
转载声明:本文原创,仅代表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文章欢迎转载,转载前请联系作者授权
MSN:js20081#hotmail.com
QQ:355598289
Email:jssxx#163.com
(请将#换成@)
(以下文字转自newsquan.cn)
文/苏湘迅
号外:据说,Sohu的那个SNS已经起航,也就是说现在Sohu也开始涉足SNS。
当初Sohu的Blog称3.0的时候,Sohu的声色Blog确实红了一阵,不过以sohu IT博客推荐的首页的文章点击来看,估计还不如TechWeb首页的博客推荐的访问,当然就更不用说新浪博客,腾讯博客,网易博客了。
所以不是给sohu浇水灭火,现在Sohu的Blog是多系统集成登陆的,那么SNS也同样是跨ID的。
当初Blog市场比现在似乎要好占领点,但现在SNS市场,大大小小,再加上UCH的开发,所以现在sohu的SNS晚点了。
不过张朝阳同学一直善于炒作的,相信SNS,张朝阳也会身先士卒。
5Gme洪波经常上,同事录老祝经常做客服,SOHU,张朝阳的博客就更新了几下,是恶意点击上去的,不过如果张朝阳也身先士卒的,或许可以开创对话的新局面。不过这个只有万分之一。
从真假开心网,到海内,到校友录,到同事录,到5Gme等等,大大小小的SN林立,QQ校友,新浪空间,网易SNS都已经拔锚起航,这个时候Sohu那个SNS晚点了,奥运会Sohu拨了头筹,SNS,sohu虽然不是末班车,但也是未雨谬谬。
Blog的恶性竞争,Sohu的Blog一开始是占了上风,不过现在是中道衰落,SNS,Sohu也好不到哪去。
可能还会上SNS产品的有,计世,赛迪,天极,CCTV,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百度等等,SNS肯定是遍地开花,但大家不会用那么多的,如同IM一样,有了QQ和MSN,基本就够了,SNS两三个大家(用户)基本就够了。
欢迎各位对Sohu那个SNS聊聊你自己的看法
(以下文字转自newsquan.cn)
文/苏湘迅
自产自销,形成产业链的,当然不只百度,还有腾讯,新浪,网易等,连51.com也在和华为联合图谋“自产自销”。
最近艾瑞发布了百度2008年的搜索引擎行业研究报告,称百度2008年网页搜索份额达73.2%;非常有意思的是,此前易观国际报告称,百度、谷歌中国以及中国雅虎仍然占据这一市场的前三名,三者共占到市场份额的95.8%的市场份额。
这里不得不提到百度的“自产自销”,先借用下白鸦前阶段的文章《贩卖流量的生意》,白鸦以某个网站为例,这样分析:
某网站,不同的是他把流量分给了自己的各子产品,自己消化。比较好的是,其自身有资讯、社区、商城等产品,形成了一个大池塘,各子产品消化流量的同时也在囤积客户,客户不是买完东西就走了而是会继续留下来保持一定的回头率。如何消化流量,是该网站如何赚钱的问题;如何囤积用户,如何发展的问题;搞定这两个问题,这个生意可能有戏。
而现在百度,正是在中文用户习惯的基础上,满足用户体验,将百度中文搜索和百度中文社区融为一体,百度在发展搜索的同时,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比如,贴吧,知道,掌门人等,所以说,谁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谁就能掌握强大的网页搜索份额,中国现在有3亿用户,在搜索一下的时候,有多少在用百度一下呢?新浪打造新媒体的同时,百度也在和Google等的暗战中,强化自己作为中文搜索的影响力。
当然了,目前和百度箭在弦上,可比的,就一直是谷歌中国,但百度的自产自销显然是迎合了用户心理,比较深得人心。如何建立体系内部的产业链,51.COM试图和华为合作,发展休闲网游,而腾讯建立的内部自产自销的产业链,也是瞩目的,盛大、金山等都在试图建立自己自产自销的模式,所以研究用户习惯,粘住用户,是需要百度这种自产自销精神的。
最近北京终于了下场雨,虽不知道是人工雨,还是自然雨,但大旱之后,天公做美,毕竟久未逢甘霖,我们当是皆大欢喜哈,同样,搜索用百度一下,比起下雨,同理,我们都需要。
(以下文字转自:my.newsquan.cn)
虽然现在国内IT业比如百度、新浪、腾讯、网易、搜狐们尚未有裁员的迹象,但阿里是先行了…….金融海啸或许才刚刚开始,远未见底,而股市却不争气的上涨,对我们来说未必是好事。
金蝶是在深圳成长的,华为的总部基地在深圳布吉坂田,再放大点,在广东成长起来的还有小霸王,碧桂园、美的等。
坊间有人提到了联想的转型,出路,甚至说如何突围,在联想收购IBM后,完成所谓的华丽转身后,联想还未曾遭遇金融风暴或金融海啸的“潮湿空气”,但如今,在联想ERP之后,联想除了弘毅资本外,联想手机、联想的诸多组合都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接受洗礼。
话说联想,当金融海啸尚未来临的时候,联想的品牌业务PC主营还没有受到规模冲击,而今年上网本、DIY市场、众多厂商扎堆PC市场抑或笔记本市场,联想的蛋糕是越发缩水,联想如何突围呢?是多元化,还是重点突围?
当然,包括华为在内,也在思考转型或扩张,如今的动作就有和51.com的合作等等,思科的转型,西门子的阵痛……而今,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全球汽车市场无不收到金融海啸的“浸淫”,IT产业裁员似乎也不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中国2000万农民兄弟的就业出路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金融海啸冲击后撤退中的企业的唇印。
把联想和华为放在一起做比较的时候,我们或会惊人地发现,联想还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而华为、中兴等一直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站稳的地方是技,而对于业界来说,用市场换技术,到今天我们换来了吗?
这里我要说的是,柳传志先生的再次出山(或者说再出江湖),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联想当初的战略之争:贸、工、技与技、工、贸。
这场金融海啸冲击波如同瘟疫,连微软、Google都未能幸免,联想们所要正视的是技术的投入,研发什么似乎很关键,抑或曰转型。
金蝶的第一桶金来自卖电脑的收入,但金蝶现在在垂直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样是卖电脑的联想,经过滚雪球般的发展,该向华为或金蝶学习什么呢?还得正视从“贸、工、技”与“技、工、贸”的的投入与产出,否则联想的背水一战风险依然非常大,或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以下文字转自 newsquan.cn)
文/苏湘迅
我只是看看,没有偏袒谁的意思,不过看了《阿里巴巴称淘宝将对百度网络广告业务构成威胁》,觉得阿里春节过完了,阿里的公关们又开始出来“晒太阳”了……
最近关于淘宝的新闻其实也不少,这不,最近央视报道淘宝买家做托,借买充值卡,骗用户流量等等。
而最近淘宝上充斥假货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买信用点已经成了淘宝店主公开的秘密,虽然说淘宝不是危机重重,淘宝采取适当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说件小事,一个朋友想让我帮她在淘宝上买点化妆品,指甲油,我跟她说,淘宝上假货,很多;她说不在乎。
但当我想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却被咔咔了,好多银行都已经关闭了信用卡在淘宝的服务,比如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就没有几家银行现在可以在淘宝支付的,最后还是泡汤了。
前段时间,阿里妈妈和淘宝合并,是为强化淘宝的广告效果,但有不少站长说,阿里的广告效果和拖延付费很严重,结果不得不放弃使用阿里妈妈。试想下,这些环节不做好,大家还能顺畅在淘宝购物吗?
不过也有好事在后面,就是支付宝对快钱的挤兑。
我经常在网上购物,通过网上付费,但不是在淘宝上,有家单位,是可以通过支付宝和快钱做双向选择,但更多的单位,是被支付宝抢去了市场,比如上海一家单位,绑上了支付宝,付款非常不方便,但那老板估计被淘宝的人下药了,死活不肯兼容快钱,结果我们付费很不方便。
有一次用了在支付宝的帐号登陆后,这个单位已经绑定了支付宝,在选择银行付费的时候,由于我们不知道好多银行在支付宝的支付已经关闭,一家家在试,结果产生了好多没有付费的单子,虽然我最终在某家银行付费成功,但后面麻烦不断。我的邮箱不断收到淘宝的骚扰邮件,说你没有支付,你的信用要收到影响,云云……去你吗的淘宝,我有从你淘宝上购物吗,这种情况根本就没有办法通知买主,结果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收到淘宝邮件的骚扰。这个挤兑,是方便用户吗?
电子商务能增加就业是好事,问题是现在银行也怕套现,淘宝假货充斥,购物风险并重……我是不主张在淘宝购实物,我是通过网上支付服务,这个恐怕已经超过了淘宝的服务范围,但现在淘宝胃口很大,我还是比较怀念快钱的服务。
胡说了上面这么多废话,再说说阿里吧,年前大量裁员,年后号称招人5000,这个安的什么心?看来阿里的冬天过了,但股票市场为什么对阿里的股票还没有好感呢?是股票市场得了痴呆症?阿里还是好好过冬吧,先别忙着PK百度了!
文/苏湘迅
小灵通可以这样退市吗?给小灵通一个手机号码段,带号安全转网……
以北京的小灵通为例,其现在的北京小灵通是八位数,我以前用的号码是8326XXXX,可否这样?专门给小灵通升级到要11位,前面加三位?
如果说小灵通频段是为3G让位,那是否应该给7000万小灵通用户补偿呢?如此多的号码停止使用,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还有人索赔,大有鸡犬不宁的迹象,还会有人说垄断霸道等。
如果给一个号段,或者159?189?只是举例,那就是说将派生出如此多的用户,这样或许是多赢……..
当然了,传说中的退市还有三年时间,这三年并网是不是可以考虑呢?与其叫退市,还不如叫升级,这样是不是更好呢?与其制造矛盾,还不如退一步,以自愿为住,就如同拆迁一样,给与适当补偿,皆大欢喜如何?
给小灵通现有的用户一个号码段,是不是也可以把用户的口水吞下去,再给与适当的拆迁补偿,或是小灵通换手机,或是话费……
在和谐的今天,让小灵通号码安全升级难吗?如同拆迁,制造悲剧,还不如来个喜剧,先且不说有多公道。
文/苏湘迅
引子:
虽然现在是2009年,但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百度的倒掉。百度曾经以最大的中文搜索自居,但现在百度正摇摇欲坠,百度已经成为战略转型为最大的中文社区,百度贴吧已经沦为最大的网络“上海滩”,老大就是那个叫李彦宏的。
如果百度不对以下的行为悬崖勒马,不作出从良的抉择,百度这个巨人将很快从上市队伍中被清除。虽然现在搜索市场的主力是百度、谷歌中国、腾讯soso、搜狗、网易有道等,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百度离死亡已经不远。
09年google中国搜索量或超过百度
百度口口声声称,是一个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的社区,日前,笔者却发现了一些问题,百度的搜索收录人为因素非常大,通过www.baidu.com, site下某网站,你会发现,更新的内容是几个月以前百度爬虫爬过的结果。百度作为有新闻牌照的单位,这样的搜索结果是很尴尬的,有损作为网络新闻单位的形象。
有人说alexa数据不准确,最近,笔者还是看了下alexa的一些监测数据。

百度的alexa流量图

google中国的alexa流量图
百度的09年2月9日的alexa流量数据图表 谷歌中国的09年2月9日的alexa流量数据图表
百度已经沦为最大的中文社区,而不是中文搜索,在所有流量数据中,百度搜索量已经低于50%,仅为44.5%,而alexa对于google中国的数据表明,google中国的搜索量达到83.1%。
百度贴吧:网络时代的民国“上海摊”
百度贴吧,中国第一大流氓社区,堪称网络时候的民国“上海摊”,老大就是李彦宏。
强烈要求贴吧进行内容审核,健康贴吧,健康交流,将色情,人身攻击等内容不进行有效过滤,是众所周知的,比天涯还天涯。
建议成立网络315
由网民对百度的上市资质进行鉴定,对百度的竞价行为,对百度的收录行为,对百度的流氓行为等,进行有效评判,作为上市公司,百度的上述行为,已经背离了作为上市公司的所应该遵守的企业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此以往,百度的这些诸多人为行为,不仅仅不像个上市公司,更像个流氓公司,百度的多元战略有可能为自己挖掘了坟墓,离坍塌也就不远了,更不用说死。
以下文字转自:《newsquan.cn》
百度的公益知多少?
刚刚翻了下旧账,在某门户的汶川地震赈灾英雄榜中,笔者找到了百度的位置,在IT企业中:
1. 阿里巴巴5000万
2. 腾讯2000万
3. GOOGLE1400万
4. 盛大1300万
5. 网易1200万
6. 百度500万
7. 搜狐200万
8. 新浪150万
跨行业的咱就不算,而在春晚中,百度是出尽了风头,试想下,如果没有百度被争议反垄断,不是百度的竞价门事件,百度会“炫富”吗?
百度在中国的IT企业中是否是首富,咱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的是,百度为自己贴金,自己弄了个百度公益频道,但却没有百度资助教育方面的影子,更不用说希望工程!
今年春晚,偶没有从头看到尾,但是看到了“百度”一下,有人说,这是百度品牌的春天,有人说,这是给投资人看的……对于百度和搜狐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人贴金,有人中肯分析,也有人说百度潜规则了央视,315不再上演分众传媒IPO的悲剧。
百度上春晚,是迫不得已!如果同样的事情,百度在汶川地震中类似王老吉一样做善举,是否比春晚还来得更爽?
刚笔者又看到一条新闻,《搜索引擎助中小企业脱困》,百度在学马云吗?摘录如下:为帮助中小企业安全“过冬”,搜索引擎企业百度日前投入上亿元,启动针对中小企业的救助计划,为50万家中小企业免费建设网站,优化网站内容,提供免费商业推广服务,利用互联网更好地与市场衔接。
这简直更是扯淡,中国有多少企业?50万家企业在金融海啸中,50万进黑洞,还有得玩吗?免费建站?建站现在用戴志康的DZ系列就能做,还要百度你这样折腾?
百度收录PK Google:1:100
最近笔者一直在做一项数据分析,就是百度的收录数量,和Google的收录,几乎是1:100的比例,这说明什么?百度的收录一直是人为的,你不做竞价,甭想指望我多收录你一条!
给百度一个建议,百度要上品牌,做好以下四件事,口碑自然超Google!
1.取消或放弃竞价.
2.收录网站数量上虽不说和Google平起平坐,Google收录1000,你百度能收录500条吗?50条都不能!
3.关闭贴吧,或者像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那样审核贴吧贴.
4.透明公开、和站长对话,每周公开收录网站名和数量,百度你敢吗?
前面写过一篇文章,你百度其实也是家外资独资企业,不要说你和google不一样,只是你雇佣的中国人多点。要得口碑好,做好四件事,百度对你来说,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