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是为千千万万普通人服务,还是为高端用户服务?毫无疑问,前者产生了大量的消费空间,比如中移动,比如QQ,而今百度说吧,正按照麦田同学的个人意志前行。
我们到底是否需要”V”认证?
股市有的时候出现“山河一片绿”,那是股市下跌的标志,而现在登陆百度说吧,满山遍野都是带V的,但一些普通用户却不买账,这原本是新浪用来对机构,对特殊人物,对某一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的认证标志,目的是为更好地互动,而今,却被麦田滥用了,才开测几天,已经有用户提出要注销某帐户ID的声音,这说明,死搬硬套,妄想用V来拴住用户的虚荣,显然是错误的。
身份证实名制做ID注定是失败的,现在已经有很多被认证的普通用户在不自觉的抵制百度说吧,这种抵触心理,说明这个产品对于普通用户的需求点来说,非常不适合。
虚拟的互联网与真实的用户
对于将身份证上的名字默认为用户ID,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在5Gme.com上,笔者,不自量力,写了篇《说说百度说吧如何死掉》,有人喝彩,有人质疑,更多的人是觉得我们在生活中都需要一点伪装,说真话需要艺术,更不用说在互联网上,如果这点都被强奸了,那还能交流什么?
简单说,人还是需要点神秘感,互联网恰恰满足了这么一点点需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如果你连这一点点神秘感都要强行褪去其面纱,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或许是用脚投票,这和百度搜索不同,搜索本来就看不到谁,而说吧,硬要立牌坊?用户愿意吗?
麦田的观点摘要:
@蜀狂:选择是双向的,没有人逼着谁去使用 //@麦田:别人在百度说吧v认证后,都是清晰的头像照;就你的照片是全身照,头像根本看不清,所以取消了v认证。这是我们的游戏规则,如不能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删除账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恼羞成怒,就没必要了
百度说吧走向:搞成征吧有前途
如果说阿拉丁计划沿袭了百度的竞价排名,那么百度说吧的横空出世,则大有征婚的趋势,在实名下能在百度说吧上玩什么?对于单身的男人来说,如何吸引这些干柴烈火呢?诸多年轻美女齐上阵,某人说:“关注了500多美女,发现大多是百度MM,大多是北京的,其次上海,其他地方的MM很少,都可以发现相互关系,年龄最小的认证MM是95年的。”
一点侥幸心理
如果能搞成前台呢称,后台实名,那么,百度说吧,则不会那么快死掉。
借用百度说吧上一个用户的话,”张佰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在变成了,在中国互联网上,有人知道你不是一条狗。”,难道麦田同学是想改变这个游戏规则?
QQ为什么火?至少有这么一点是存在的,可以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担心,电脑前面和你交流的是人还是一只狗,而今麦田同学能改写这一规则吗?用户是否需要神秘感?
设想下,如果不想百度说吧慢慢死去,搞成前台虚拟ID,后台实名,或许还有点阳光能照射到。
发表评论